宵旰图治

首页 / 宵旰图治
宵旰图治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āo gàn tú zhì

释义

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

《明史 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用法

宵旰图治作谓语、定语;用于治政等。

近义词
宵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
  • 色彩:中性成语
治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国泰民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向明:天将亮;治:治理。天刚亮就开始治事。形容勤于政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罔治:不治罪。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可以不予处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治:合理。把危亡当作安定,把祸乱当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远见,看不到潜在的危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