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倒猢狲散

首页 / 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形式
    5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ù dǎo hú sūn sàn

释义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出处

宋 庞元英《谈薮 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用法

树倒猢狲散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典故
  • 南宋时期,奸臣秦桧做丞相,许多势利小人都依附于他作威作福,秦桧的亲戚曹咏因善于拍马屁而当官,十分得意,唯独曹咏的大舅子厉德斯不理他那套。秦桧死,曹咏被贬职,厉德斯写了一篇《树倒猢狲散赋》派人送给曹咏
成语翻译
英语:

when an influential person falls from power, his hangers-on disperse

日语:

勢力のある人物が没落(ぼつらく)すると,しり馬(うま)に乗(の)る人もちりぢりばらばらになる

俄语:

Когдá дерево пáдает,обезьяны разбегáются.

法语:

l'homme influent une fois abattu,ses protégés l'abandonnent

树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为画家树碑立传归根结底还是他的作品。
  • 释义: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 释义: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树大招风”。
  • 色彩:中性成语
散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迅速消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我们出现在敌人阵地前,有如从天而降,敌人吓得魂飞魄散,无不举手投降。
  • 释义: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人懒惰散漫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