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贼不两立

首页 / 汉贼不两立
汉贼不两立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形式
    5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

释义

比喻有我无你。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用法

汉贼不两立作宾语、定语;比喻有我无你。

近义词
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 释义:汉武:汉武帝;孤:遗孤。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汉皋: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北;珮:同“佩”,饰物。指郑交甫在汉皋台遇到两个女子,女子解宝珠给他。指男女相互爱慕而赠答
  • 色彩:中性成语
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成:成功;名:名利。建立了功绩,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家道:家庭经济状况;壁立:空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