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投杼

首页 / 三告投杼
三告投杼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ān gào tóu zhù

释义

《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用法

三告投杼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 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奶奶望着爷爷那虚弱的身体说:"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 释义: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尤其对夫君不仅要温柔,而且要三从四德
  • 释义: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彼得常说他妈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
  • 释义: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 色彩:贬义成语
杼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独:独特,特别;机杼:织布机和织布梭,引申为织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
  • 释义: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