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不接

首页 / 青黄不接
青黄不接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īng huáng bù jiē

释义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出处

《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用法

青黄不接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造句

1.而今仿佛是站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路口。

2.旧社会农民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是最难熬的。

3.三个雨季已经过去,正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

4.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月,过年能吃上一顿饺子简直是人间美味!

5.春夏之交的时候,那时候前一年的粮食基本上吃完但第二年的新粮尚未成熟入仓,所以就造成了青黄不接现象。

6.我们公司财务只是短暂的青黄不接,经营状况完全正常。

7.过去,他们家每年都青黄不接

8.要提高教学质量,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学校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的状况。

9.大家也许不知道,三年前我也是一名失业工人,生活一度也出现过青黄不接

10.目前国内遇到高科技研究人材青黄不接的窘况,只好引聘国外专家来补充。

成语翻译
英语:

gap between two harvests

日语:

端境(はざかい)

俄语:

не сводить концы с концáми

德语:

Versorgungsengpaβ zwischen zwei Ernten

法语:

période difficile à joindre les deux bouts

成语歇后语

麦子未熟秧未插 | 二八月的庄稼

成语谜语

天壤之别(打一成语) | 赤橙绿蓝紫(打一成语)

青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 释义:青史:青指竹简,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垂:流传下去。指在历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 释义:堂:高大的屋子。青灰砖砌的堂屋,灰瓦盖顶的住房。指大瓦房。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了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 释义: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 色彩:中性成语
接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兵:武器。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激烈。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法庭上,控辩双方律师展开激烈争辩,短兵相接,难分胜负。
  • 释义: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亦作“后手不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