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甲曳兵

首页 / 弃甲曳兵
弃甲曳兵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ì jiǎ yè bīng

释义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用法

弃甲曳兵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典故
  • 战国时期,梁惠王向孟子请教人口不增长的原因,孟子说:“你是关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欢打仗,不少百姓死于战争。在战场上他们只好弃甲曳兵了。打比方说战争中潜逃50步的士兵讥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质是一样的。”梁惠王决心停战
成语翻译
英语:

throw away their 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

弃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后因以“弃其馀鱼”比喻节欲知足。
  • 释义: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忘情脱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
  • 色彩:中性成语
兵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谓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构:结成;连兵:交战。指因结怨导致战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秣马厉兵。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贯:穿;甲:盔甲;兵:武器。身穿盔甲,手提武器。形容杀气腾腾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比喻越多越好.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