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三分

首页 / 鼎足三分
鼎足三分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ǐng zú sān fēn

释义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用法

鼎足三分作宾语、定语;指三方分立。

成语翻译
英语:

a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鼎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临摹教学、实物写生和画史画论研读,三者鼎足而三,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支柱。
  • 释义: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形成了鼎足之势
  • 释义:《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 色彩:中性成语
分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豆出荚;瓜切开。比喻被分割;被侵占。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河山破碎,似风抛败絮,生民流徙,浑如雨打飘萍,八九野,豆剖瓜分
  • 释义: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人分割。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