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邀誉

首页 / 沽名邀誉
沽名邀誉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拼音

gū míng yāo yù

释义

沽:通“酤”,买;邀:求得。以不正当的手法博取名誉

出处

《清史稿·迈柱传》:“若此税不当收,潢当请豁免,何得以公指代完,沽名邀誉?”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猎取名誉

典故

白潢(?-1737年),字近微,汉军镶白旗人。初授笔帖式(满语,汉译书记官,掌翻译、缮本、帖写等),迁侍读(为帝王讲读经、史,并勘对本章、检校签票等)。调白潢任江西巡抚时,南昌、吉安、抚州、饶州四府旧有落地税(旧时对各地城镇集市交易物品所征之捐税,成为清代厘金之一种。对农民、小贩上市售卖的农副产品,不管价值大小,都征落地税。且各地重复征收)有一千三百多两白银,并设置大使征收。白潢因为官吏及差役苛刻征收税金,就命令停止征收落地税,改由巡抚、司道、公捐银代为缴纳,假造编写缴纳落地税金的人名册上报管理财政收支的户部。清圣祖康熙帝说:国家治理制度的钱粮赋税,岂可任意作出增加或减少?若是这个落地税不应当征收,白潢应当上奏请求免除,怎么可以拿公共捐银代为完纳落地税,而运用手段求得名声和赞誉呢?

沽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同“沽名钓誉”。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同“沽名卖直”。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沽名钓誉。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沽:通“酤”;沽酒:卖酒;垆: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墩子;当垆:卖酒的坐在垆边。形容名士不遇,埋没民间。也指饮酒作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沽激:矫情求誉;虚名:名不副实。指以伪装骗取名誉
  • 色彩:贬义成语
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有个所谓的大款,到处沽名钓誉,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 释义:交口:大家一齐说;称誉:称扬赞誉。大家同声称赞。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些外国游客,面对万里长城的宏伟壮观无不交口称誉,惊叹不已。
  • 释义:妙龄:青少年时期;驰誉:驰名。年少时就名声远扬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见“谬采虚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