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榻留宾

首页 / 悬榻留宾
悬榻留宾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uán tà liú bīn

释义

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出处

《后汉书 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用法

悬榻留宾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典故
  • 东汉时期,陈蕃担任豫章太守,他不喜欢留造访的客人过夜,唯独对名士徐稚除外。他的公馆内特为徐稚设了一张床,徐稚来时放下就可以用,走后就将床吊起来,可见他们的友谊有多深
近义词
悬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军队远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鹌鹑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悬鹑比喻破烂的衣服。形容破烂,补钉很多。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 释义:形容勤于政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
  • 色彩:中性成语
宾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倒:逆;屣:鞋。倒穿着鞋急忙迎客。形容热情待客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晋 陶侃 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 孝廉 范逵 过 侃 ,仓猝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事见《晋书·陶侃传》。后世传为美谈,并常以喻贤母。 元 秦简夫 有《晋陶侃母剪发待宾》杂剧。亦省作“ 翦髮 ”。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议亲》:“翦髮常思 侃 母,斷機每念軻 親。”
  • 释义: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发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上宾:尊贵之客。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