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

首页 / 文武双全
文武双全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wén wǔ shuāng quán

释义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用法

文武双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能文能武。

造句

1.他长大成了文武双全的将军并决心为母亲的待遇讨回公道。

2.传言已有方面为他作了一首老套歌曲《足迹》,而且还有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的赞扬他“文武双全”。

3.因此,本次展览决定以“文武双全”为主题,强调艺术家们在“暖冬”艺术计划中强身健体,艺术维权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论坛来展开“暖冬”计划的学术讨论;

4.欧洲的历史上,有一位有名的人物亚历山大大帝,雄才大略,文武双全

5.人民警察的文化魅力是人民警察在文武双全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品质及其所散发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be well versed in both polite letters and martial arts

俄语:

уметь воевáть и оружием и пером

德语:

mit Feder und Waffen umzugehen wissen

成语歇后语

张飞当县官 | 圣人从军 | 孔夫子挂腰刀 | 读书人当兵 | 秀才当兵

成语谜语

诗联征对(打一成语) | 兵部尚书(打一成语) | 斌(打一成语)

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周文王的子孙。《书·立政》:“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孔传:“文子文孙,文王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孙星衍疏。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 释义: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尽管外面闹翻了天,他在屋子里依然文风不动,照旧读他的书。
  • 释义: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文章憎命达,好的文章总由失败者写成。
全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她觉得自己才貌双全,一定要找个匹配的伴侣,绝不做下嫁之事。
  • 释义:既有才学,容貌又美。同“才貌双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俱:全,都。既有才学,容貌又美。亦作“才貌兼全”、“才貌双绝”、“才貌双全”、“才貌两全”。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残缺:缺少一部分;不完整。残余短缺不完全。形容物体经过破坏;变得不完整了。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最终留下的只是些残缺不全的记忆,让人心痛不已。
  • 释义: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