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

首页 / 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释义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出处

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用法

微言大义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造句

1.《论语》这部书,真是微言大义,让人越读越觉得好。

2.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3.他的一番微言大义,令人佩服至极。

4.《菜根谭》这部书,记载的都是对人生的至理名言,微言大义,耐人寻味。

5.方能领略先进性的微言大义,也才能为真正做到先进性奠定基础。

6.经文,佛陀留下的微言大义,直指佛心,真意自现。

7.对有劣迹的书家采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扬善隐恶。

8.儒家的经典《春秋》,内容上“微言大义”,语言上“一字褒贬”。

9.小子笨拙,听不懂上仙的微言大义,所以才会有些失态,还忘上仙原谅。

10.微言大义啊!你们真的是学生吗?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subtle and profound language

俄语:

глубокий смысл в сжáтых словáх

成语谜语

小道偏传侠士行(打一成语)

微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虽然这件事微不足道,但我还要谢谢他帮助了。
  • 释义: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
  • 色彩:中性成语
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中国历史上,英勇无畏、成仁取义的英雄辈出,史可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释义: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语本《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许多革命先烈在敌人刑场上,临危不惧,从容就义
  • 释义: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篇文章总体挺不错,你别断章取义,总找些小瑕疵。
  • 释义: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