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

首页 / 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释义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用法

调虎离山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造句

1.抗日战争期间,我游击队经常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日本鬼子引出驻地,然后消灭他们。

2.红军进入贵州后,毛主席采用调虎离山,出奇制胜,四渡赤水,二进遵义的战术,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3.朱老巩明白过来,是调虎离山计,一时气炸了肺。

4.战士们用调虎离山的办法,把敌哨兵引开,隐蔽着冲进了敌人的指挥部。

5.翻开历史古书,看到诸葛亮巧施调虎离山计,不得不佩服古人神奇的智慧头脑。

6.我军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敌军主力,一举攻克了石堡寨。

7.是调虎离山,回去保护钻石!

8.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9.红军在井冈山以调虎离山之计打败了层层围攻的敌人。

10.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利达成了这次进击的任务。

成语翻译
英语:

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 < 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

日语:

敵(てき)をおびきだして,その虚(きょ)をつく

俄语:

выманить на открытое мéсто

德语:

den Tiger vom Berg weglocken

法语:

attirer par ruse un adversaire hors de son domaine

成语谜语

演出剩一半 (打一成语)

调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犹言移风易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调弄风月。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言调和阴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 色彩:中性成语
山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爱情对男人来说不是全部,他们不会以半壁江山换短暂的情爱,家才是他们永恒的江山。
  • 释义: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变坏了,是因为走投无路,真的是被逼上梁山的。
  • 释义: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藏之名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