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钟应

首页 / 山崩钟应
山崩钟应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释义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出处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用法

山崩钟应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典故
  • 南北朝时期,魏国大殿前的大钟无缘无故地自动大响,很多人觉得奇怪,就跑去问张华是怎么回事。张华告诉他们这是蜀郡发生地震或山崩引发钟的共振。为了验证这话,有人亲自去蜀郡查看,果然如此
成语翻译
英语:

the hill convulsed and the bell echoed

山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开始展开在我国证券市场引入外国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的讨论,QFII制度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 释义: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山珍:山里产的珍异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现泛指各种美味佳肴。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不用什么山珍海味,有这么一点甜甜的,富于脂肪的食品,便够叫孩子们快活得跳起来了。
  • 释义: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
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感应:交感相应。指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