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

首页 / 三人成虎
三人成虎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ān rén chéng hǔ

释义

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用法

三人成虎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典故
  •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造句

1.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传竟成真的了。

2.大动乱中,别有用心的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致使不少人受到迫害。

3.对于各种传说,人们总是半信半疑,但三人成虎,又不由得你不信。

4.谣言止于智者,否则就会造成三人成虎的假象。

5.这是三人成虎的事,必须辨明真相,以免以讹传讹。

反义词
  • 眼见为实
成语翻译
英语:

Fling dirt enough and some will stick.

成语谜语

众猎户分扮大虫 (打一成语) | 无日不春风(打一成语) | 当众制谜(打一成语) | 大夫制谜(打一成语) | 品谜(打一成语) | 先秦隐语(打一成语) | 落日春风中(打一成语)

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奶奶望着爷爷那虚弱的身体说:"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 释义: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尤其对夫君不仅要温柔,而且要三从四德
  • 释义: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彼得常说他妈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
  • 释义: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 色彩:贬义成语
虎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凶残贪婪。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文字传抄错误。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