缊袍不耻

首页 / 缊袍不耻
缊袍不耻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ùn páo bù chǐ

释义

缊袍:以乱麻、乱棉絮成的袍子,指古代贫者之衣;耻:丢脸。虽然穿得很破,而不认为丢脸。形容人穷志不穷。

出处

《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用法

缊袍不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缊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缊:旧棉花,乱麻。褐:粗布衣服。瓢:饮水用具。箪:盛饭的竹器。身上穿粗布衣服。饮食用的是瓢、箪。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 色彩:中性成语
耻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却是偷鸡摸狗,寡廉鲜耻! 
  • 释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对领导卑躬屈膝。溜须拍马,厚颜无耻,人格卑劣,看了让人感到无比恶心。
"缊袍不耻"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