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形去貌

首页 / 遗形去貌
遗形去貌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í xíng qù mào

释义

指舍弃一切外在形式。

出处

明·袁宏道《与陶孝若书》:“然一相识,而遂遗形去貌,又非浅浅者可同年轮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反义词
遗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遗:遗失;坠:掉落;屦: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遗编断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同“遗臭万载”。
  • 色彩:贬义成语
貌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改:改换;容:神色;更:更改;貌:相貌。指变了神色或模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貌:容貌。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矫情:掩饰实情。掩饰实情,故作姿态。亦作“矫情饰行”。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 色彩:贬义成语
"遗形去貌"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