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回面

首页 / 洗心回面
洗心回面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xǐ xīn huí miàn

释义

见“洗心革面”。

出处

清·钱谦益《王淑士墓志铭》:“习其反复教诲,出于至诚,莫不洗心回面,誓不忍负。”

用法

洗心回面作谓语、定语;指彻底悔改。

洗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每个人都洗耳恭听老师训话,不敢打瞌睡或聊天。 
  • 释义:垢:污垢;瘢:瘢痕。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出狱后,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面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非常亲密地相聚在一起。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达四聪,瑕累者期于录用。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