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之

首页 / 鸣鼓而攻之
鸣鼓而攻之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形式
    5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释义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

《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用法

鸣鼓而攻之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典故
  •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sound the call for attack

鸣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种言论只能为谣传者起到鸣锣开道的作用。
  • 释义: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 色彩:中性成语
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 释义: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 释义:俳优:旧指演戏的人;畜:畜养。当作演戏逗乐来畜养他。指古时皇帝对文人的态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
  • 释义: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三者互相团结,谁要妥协就是站在汉奸方面,人人得而诛之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