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

首页 / 鸣鼓而攻
鸣鼓而攻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释义

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用法

鸣鼓而攻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典故
  •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
成语翻译
英语:

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鸣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鸣钟列鼎”。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 色彩:中性成语
攻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