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如悬河

首页 / 口如悬河
口如悬河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kǒu rú xuán hé

释义

见“口若悬河”。

出处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用法

口如悬河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口才很好。

典故
  • 晋朝读书人郭象,他善于思考问题,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谈话上,他经过潜心研究老子、庄子的学说,不愿意做官。他谈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人们对天很敬佩,评论他的谈话好像“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have the gift of the gab

口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为心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 色彩:中性成语
河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 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
  • 释义: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出露头角,出头露面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