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若狂

首页 / 举国若狂
举国若狂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ǔ guó ruò kuáng

释义

举:全;狂:疯狂。指全国上下群情振奋;纵情欢乐不能自已;都像疯狂了似的。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用法

举国若狂偏正式;作谓语;表示极高兴。

造句

1.听到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消息后,一时举国若狂,一片欢腾。 

2.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消息传来,举国若狂,欢声雷动。

3.这首歌写尽了日本人春天看樱花的举国若狂的胜况。

4.夫中国各镇、埠,每岁迎神赛会敛资辄至万千,举国若狂,动辄肇事。

5.叫天儿上台,没一个不表欢迎,所以京中人都着谭迷,几乎举国若狂

6.五月初七至十八设醮演剧,唱采莲之曲,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举国若狂

7.“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若狂欲语谁?”从来没有一个“臭老九”,能像他一样活得倨傲不逊、威风八面、汪洋恣肆、活色生香,他可真给读书人增光。

8.是举国若狂?是面红耳赤?是面红颈赤?是群情鼎沸?是心潮澎湃?不多不是,他们全都没有表情,呆呆的样子,嘴巴微微张开。

9.以致有人发问,《三体》是集体作品吗,怎么那么多人有与有荣焉的感觉?《三体》得奖,举国若狂

10.西方刚发现夏威夷等群岛的时候,单凭岛人的生活情调与性的解放,疯魔了十八世纪欧洲,也是因为状貌风度正符合卢骚“高贵的野蛮人”的理想,所以雅俗共赏,举国若狂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The whole nation becomes mad.

举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色彩:贬义成语
狂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别人会为了贪财争赃而丧心病狂
  • 释义: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被发:披散头发;佯:假装。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