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有耳

首页 / 隔窗有耳
隔窗有耳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gé chuāng yǒu ěr

释义

隔着窗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蝴蝶过墙,隔窗有耳,莲花瓣卸,堕地无踪。”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小心秘密泄漏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beware of eavesdroppers

隔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同“隔靴搔痒”。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同“隔靴搔痒”。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站在对岸观看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朋友有难,怎可隔岸观火,置之不理呢?
耳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则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 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劝进今上笺》:“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 释义: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释义:见“东风射马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