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敝耳聋

首页 / 舌敝耳聋
舌敝耳聋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é bì ěr lóng

释义

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舌敝耳聋,不见成功。”

用法

舌敝耳聋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不予理睬。

近义词
舌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敝:破;焦: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宁可舌敝唇焦,也要说服你。
  • 释义: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敝:破;枯:枯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费尽了唇舌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见“ 舌劍唇槍 ”。
  • 释义:授徒者恃口说以谋生;一般用来赞誉那些孜孜不倦地教育民众的人士。也指勤奋读书;
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看不见也听不到。比喻对周围情况完全不了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杜预注:“昭,明也。聋,闇也。”后以“郑昭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