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意,想要:宁愿。愿意。情愿。自愿。
◎ 希望:愿望。志愿。但愿。夙愿(亦作“宿愿”)。如愿以偿。事与愿违。
◎ 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许愿。还愿。
◎ 老实谨慎,恭谨。
详细字义
◎ 愿 yuàn
〈形〉
(1) (形声。从页( 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 [be prudent and honest]
愿,谨也。——《说文》
思厚不爽曰愿。——《周书·谥法》
无利于上谓之愿。——《韩非子·诡使》
愿而恭。——《书·皋谟》。郑注:“谓容貌恭正。”
则莫能以愿中。——《考工记·弓人》
上愿纠暴。——《周礼·大司寇》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愿恭(恭谨);愿款(诚挚);愿法(执法恭谨);愿敏(朴实敏悟);愿婉(朴实恭顺);愿懿(朴实诚实);愿民(朴实善良之民)
词性变化
◎ 愿
願 yuàn
〈名〉
(1) 大头 [big head]
願,大头也。从頁,原声。宋公孙願绎字 硕父。——《说文》
(2) 假借为“愿”。愿心,旧时祈祷神佛所许下的酬谢 [vow made before Buddha or God]
言願以为质。——《大戴礼记·官人》
众僧祝愿。——《晋书》
(3) 又如:愿力(佛家语。指誓愿的力量);愿行(佛家语。誓愿与修行);愿谓(向神佛祈求并说出自己的意愿)
(4) 心愿;愿望 [desire]
果不如先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又乖恳愿。——唐· 李朝威《柳毅传》
◎ 愿
願 yuàn
〈动〉
(1) 情愿 [be ready to;be willing to]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
(2) 又如:愿蠲顶踵(愿意舍身);心甘情愿;愿与人民共患难
(3) 希望[发生某种情况] [wish]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孝成王使 括…为将, 括母…愿勿遣。(愿勿遣,希望不要派遣赵括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愿以闻于官。(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4) 又如:愿你快乐;愿那位最好的人取胜
(5) 仰慕 [admire]
名声日闻,天下愿。——《荀子·王制》
用作人名意指尽心、恭谨、端庄、礼貌之义
[①][yuàn]
[《廣韻》魚怨切,去願,疑。]
“原2”的今字。“願1”的简化字。
(1)质朴;恭谨。
(2)通“傆”。狡诈。
(3)用同“願”。参见“愿心”。
[广 韵]:魚怨切,去25願,yuàn,山合三去元疑
[平水韵]:去声十四愿
[唐 音]:ngiu?n
[国 语]:yuàn
[粤 语]:jyun6
[闽南语]:goan7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唐朝·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宋朝· 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清朝· 李方膺《题画梅》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朝· 王维《相思》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宋朝·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宋朝· 李好古《清平乐·瓜洲渡口》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宋朝·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魏晋· 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唐朝·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唐朝· 李益《塞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