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桥字的基本信息
  • 拼音:qiáo
  • 繁体字:橋
  • 总笔画:10
  • 部首:木(木字旁)
  • 部首笔画:4
  • 声调:阳平
  • 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是否常用:是
  • 汉字五行:木
桥字的基本解释

◎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
◎ 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桥手术。
◎ 古同“乔”,高。
◎ 古同“矫”,正,整。
◎ 姓。

桥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橋 qiáo 
〈名〉
(1)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2) 同本义 [bridge]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 安阳,初作 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 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 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3)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4) 器物上的横杆 [beam]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5) 又如:鞍桥
(6) 木名 [tree’s name]。如:桥梓(桥木和梓木)
词性变化

橋 qiáo 
〈动〉
(1) 架桥,修桥 [build a bridge]
桥孙水,以通 邛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通“”。纠正 [correct]
以桥饰其情性。——《荀子·儒效》
掉指桥以偃蹇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橋 qiáo 
〈形〉
通“”。高 [high;tall]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郑风·山有扶苏》
于是桥起。——《庄子·则阳》

桥字的起名寓意

(qiáo)指桥梁。

桥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

[①][qiáo]
[《廣韻》巨嬌切,平宵,羣。]
亦作“1”。“1”的繁体字。
(1)桥梁。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2)架桥。
(3)器物上的横梁。
(4)指如桥之物。
(5)木名。
(6)通“”。高。
(7)通“”。干枯。参见“橋死”。
(8)古国名。
(9)姓。春秋鲁有桥庇。见《汉书·儒林传序》。
[②][jiāo]
[《集韻》居妖切,平宵,見。]
2”的繁体字。
(1)桔槔。井上汲水工具。或指桔槔上的衡木。
(2)通“”。骄傲。参见“2泄”。
[③][jiǎo]
[《集韻》舉夭切,上小,見。]
3”的繁体字。
(1)山行用具。《史记·河渠书》:“﹝禹﹞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裴駰集解引徐广曰:“橋,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轅車也。”一说即轿。
(2)通“”。矫正。
(3)通“”。伪,虚假。参见“3言”。
(4)通“”。翘起;伸出。
(5)劲疾。

桥字在音韵字典的解释

[平水韵]:下平二萧
[国 语]:qiáo
[粤 语]:kiu4
[闽南语]:kiau5,kio5

带桥字的诗句

青溪水,流得到红桥。——清朝· 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清朝· 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宋朝· 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宋朝· 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宋朝· 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宋朝· 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宋朝· 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清朝· 纳兰性德《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唐朝· 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冷冷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 刘镇 《玉楼春·东山探梅》

桥字在首位的男孩名字
与桥字同音的字
与桥字同部首的字
与桥字同笔画的字
与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