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之末

首页 / 秋毫之末
秋毫之末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释义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用法

秋毫之末偏正式;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 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体察民情,现在是能干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愿干不愿干的事情
成语翻译
英语:

the tip of an animal's hair

秋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德行和才华。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 释义: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 色彩:中性成语
末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微少、细小。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优秀子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强干弱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