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词夺理

首页 / 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iǎng cí duó lǐ

释义

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用法

强词夺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典故
  • 战国时期,宋国大夫高阳应最喜欢强辩,而且强词夺理一定要赢。一次高阳应要盖一幢房子,有经验的木匠见湿木料去做梁柱,用不了多久就会造成房屋倒塌。高阳应则强行说湿木盖房有好处,就安排人盖,结果一年后该房屋就倒塌了
造句

1.此事法官自有公断,不容他在法庭强词夺理,狡辩耍赖!

2.语言美就是和气、谦虚,不说脏话、粗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3.国王强词夺理地回敬了他几句,随后转过身来拿我出气。

4.这事众目昭彰,你不必强词夺理了。

5.做错了事,还强词夺理,怎么不认错呢?

6.你对别人的指点和劝告,不能强词夺理

7.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8.真正的理论家是不会强词夺理的。

9.你在这件事上明明已经错了,还强词夺理

10.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强词夺理,以势压人。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resort to sophistry

日语:

屁理屈(へりくつ)をこねる

俄语:

спорить вопреки здрáвому смыслу

德语:

Zuflucht zur Sophisterei nehmen

法语:

prétendre avoir raison bien qu'on ait tort

成语歇后语

白虱大肚皮,蛮争自有理 | 手不溜(动作利索)怨袄袖 | 手不麻利怨袄袖 | 东莞佬卖席

强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反动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群众头上;硬说成是人民群众的意愿。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解放前,国民党官方宣传的惯用手法是强奸民意,造谣惑众。
  • 释义: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懂装懂。
  • 色彩:中性成语
理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 释义: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找他帮忙,他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待理不理的。
  • 释义:穷究事物的道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