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

首页 /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pāo zhuān yǐn yù

释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用法

抛砖引玉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典故
  • 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赏,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他听说赵嘏来到吴地,料他一定会去灵岩寺游览,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果然赵嘏游览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可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
造句

1.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仅是一家之言,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希望多听听大家的见解。

2.抛砖引玉,给你个思路,就是课文中那些类似讲历史故事的会出很多名言警句。可以搜类似历史事件。

3.如此抛砖引玉,能激发与鼓励更多人加入写作队伍。

4.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5.我先说几句,算是抛砖引玉吧。

6.各位同学不愿先发表意见,我就来个抛砖引玉,先说几句吧!

7.以上只是个人的了一孔之见,权当抛砖引玉

8.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9.对于这个问题,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其他同学畅所欲言。

10.刚才我的发言是抛砖引玉,现在该轮到你"小诸葛"拿出锦囊妙计了。

成语翻译
英语:

give a thing with a view of getting sth.better

日语:

人(ひと)の立派(りっぱ)な考(かんが)えが引(ひ)き出(だ)せるようまず自分(じぶん)の意見(いけん)を出す

俄语:

игрáть роль скромной прелюдии

德语:

mit ein paar hingeworfenen Bemerkungen eine fruchtbare Diskussion anregen

法语:

parler le premier dans le but de faire ressortir l'esprit des autres orateurs

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抛:抛掷。形容眼泪如同珠玉般滚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或分居两地的情景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衒:炫耀,卖弄。指故意高声卖弄风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夫妻或情侣分离或拆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 色彩:中性成语
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财富极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家虽富得堆金积玉,但为人吝啬,舍不得花一分钱。
  • 释义:形容财富极多。
  • 释义: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怀珠韫玉”。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