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下士

首页 / 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lǐ xián xià shì

释义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用法

礼贤下士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典故
  • 唐朝时期,李勉从地方官升到宰相,他从不妄自尊大,待人非常诚恳,有礼貌。他发现县尉为人正直很能干就提拔他为南郑县令。他发现立巡、张参很有才干,就请他们出来做官,不久他们去世,李勉特别怀念他们,人们称他为礼贤下士的典范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honour worthy men of letters

日语:

賢者(けんじゃ)や学者を礼遇する

礼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礼坏乐崩”中“乐”从“礼”中的释放、“文化”从“政治”中的解放,就是中国哲学的原点。
  • 释义: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礼:礼数。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
  • 色彩:中性成语
士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端庄正直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指正直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