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餐虎噬

首页 / 狼餐虎噬
狼餐虎噬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láng cān hǔ shì

释义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出处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用法

狼餐虎噬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典故
  • 阎王殿又开始进行例行清点,判官拿起鬼名册进行饿鬼清点,马上一鬼头跑来禀报:“前鬼门关守者,失于防检,诸饿鬼乘机逃去阳世偷生。”阎王问他们在阳世做什么。鬼头禀报说做县令。阎王感慨说:“这些饿鬼今一得志就会狼餐虎噬地残害人们。”
成语翻译
英语:

beef it

狼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狼烟:古代边境点燃狼粪以报警;即烽火。四处都有报警的烽火。形容外敌侵犯或内敌动荡;到处是战火。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隋炀帝凶狠淫佚,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国内狼烟四起
  • 释义: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像饿了几天一样,见着食物就如饥似渴的狼吞虎咽
  • 释义:形容人相貌凶恶。
  • 色彩:贬义成语
噬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 释义:择:挑选;噬:咬。比喻选择富裕的人进行敲诈勒索。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明·张景《飞丸记·明廷张胆》:“他谋多中伤,威权明仗,鲸吞虎噬,谁敢拦挡?”清·徐芳《诺皋广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桥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