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

首页 / 匡衡凿壁
匡衡凿壁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kuāng héng záo bì

释义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用法

匡衡凿壁作宾语、定语;指人勤学。

典故
  • 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近义词
匡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科举制的“匡时济俗”功能才能发挥出来。
  • 释义:《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色彩:中性成语
壁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昔日遍地断垣残壁的战场,如今已是高楼耸立,面貌一新。
  • 释义: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几天风雨交加,生意萧条,我无事可做,只能飞檐走壁打发时间。
  • 释义: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是一个堆积垃圾的地方,”简·罗伯茨说。他住在M49家徒四壁的简陋棚子里。
  • 释义:见“冷窗冻壁”。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