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燥唇干

首页 / 口燥唇干
口燥唇干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kǒu zào chún gān

释义

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十一 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用法

口燥唇干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

造句

1.这节课讲下来,口燥唇干的,让我先喝口水!

2.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口燥唇干,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毫无悔改的表示。

3.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4.罗兄,昔日曹子建说‘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5.绫嫣说的口燥唇干,血水和泪水粘连一起,只见爸爸时而发出轻微的笑声,时而喘着粗气,绫嫣多么羡慕自己有这么一个既古怪又会为儿女牺牲的爸爸……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talk one's tongue dry

口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口碑:众口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载:充满。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形容到处受人称赞。
  • 色彩:褒义成语
干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无故冒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一点不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盘”,“九三,鸿渐于陆”。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于干”指始入仕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小伙子们虽然衣衫褴褛,但个个都透着精明强干,参加八路军,将来准是好样的。
  • 释义: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没有专注精诚的方向,就没有显著的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工作,就没有杰出的功劳。
"口燥唇干"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