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失措

首页 / 举止失措
举止失措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ǔ zhǐ shī cuò

释义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用法

举止失措作谓语、状语;指人慌乱。

造句

1.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他表现平平,只得了第10名,可如今他再也不是在大型赛事中举止失措的无名小卒了;

2.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他表现平平,只得了第10名,如今他再也不是在大型赛事中举止失措的无名小卒了。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step out of line

举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造句:在普罗夫莫先生领导该行15年之后,也许是时候换换人了,但这样的换法实属不当。对热衷于意大利银行的人而言,此种不当举措既令人沮丧,又司空见惯。
  • 释义: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 色彩:中性成语
措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
  • 释义:谓心神不宁,举动失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母親只氣得面白唇青,一句話也没有,嬸娘也是徬徨失措。” 廖仲恺 《致蒋介石函》:“ 紀文 歸,爲言兄倉卒間謂弟不復兄電,使弟徬徨失措。”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可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 贝师母 感得了徬徨失措。”
  • 释义: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他被吓得愣在当场,手足无措
  • 释义:惊慌得不知怎么才好。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不管风浪多大,我们切忌不要张皇失措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