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交迫

首页 / 饥寒交迫
饥寒交迫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jī hán jiāo pò

释义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用法

饥寒交迫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典故
  •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天下盗贼很多。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审问犯人:“你为什么要做贼?”犯人说:“饥寒交迫,没办法只好做贼”。李渊叹息说:“我作为你们的国君,让你们贫穷,这是我的罪过啊。”就把那人放了。唐太宗和大臣们议论防盗的事。有人建议用严刑来禁止。太宗说:“老百姓所以做盗贼,是因为劳役赋税繁重、官吏贪婪盘剥,使得老百姓无法活下去,因此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浪费、减轻劳役和赋税、选拔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衣食有余,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用得着重刑呀?”经过几年的治理,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晚上大门用不着关,商人在野外露宿。杜甫写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普天之下的道路上,都没有拦路抢劫的强盗;那些出远门的人,也用不着求神问卜,选个“出门大吉”的好日子)。
造句

1.解放前,广大穷苦百姓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2.封建社会时期,每逢灾年,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3.利益被嗜血者跟随,饥寒交迫见证信仰者的力量。

4.露宿街头的乞丐饥寒交迫,度日如年。

5.在黑暗的旧中国,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但腐败政府却货赂公行,官官相护,于民生国计而不顾。

6.解放前,每逢荒年,农民饥寒交迫,农村里一片惨不忍睹的凄凉景象。

7.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

8.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9.解放前有许多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10.劳动人民在旧社会那种饥寒交迫的生活,今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成语翻译
英语:

live in hunger and cold

日语:

飢えと寒さに迫(せま)られる

俄语:

жить в крáйней нужде

法语:

misère noire

成语歇后语

叫花子碰上大雪天

饥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身上湿了,又冷又累,饥肠辘辘
  • 释义:比喻凶残贪婪。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附:依附,归附;扬:飞扬。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
  • 色彩:中性成语
迫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见“计穷势蹙”。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交:一齐,同时。饥渴一齐袭来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穷寇:势穷力竭的敌人。对陷于绝境中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竭尽全力剿灭追杀。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