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全牛

首页 / 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ù wú quán niú

释义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出处

《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用法

目无全牛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技艺

典故

庖丁宰牛经验丰富,技术纯熟,对牛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他眼中出现的不是整牛是一幅清晰的解剖图谱。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

目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或行为不正。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一个人的见解及处世观高远而伟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色彩:中性成语
牛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斗牛: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