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全牛

首页 / 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ù wú quán niú

释义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出处

《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用法

目无全牛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技艺

典故

庖丁宰牛经验丰富,技术纯熟,对牛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他眼中出现的不是整牛是一幅清晰的解剖图谱。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

目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眼睛不忍看,耳朵不忍听。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 色彩:中性成语
牛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庖丁解牛的神技,说穿了,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 释义: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贪小失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