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月吴牛

首页 / 喘月吴牛
喘月吴牛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chuǎn yuè wú niú

释义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出处

五代 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用法

喘月吴牛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 晋武帝对吏部侍郎满奋特别器重,经常召见他。晋武帝故意装一扇透明的屏风让畏寒的满奋坐在附近,满奋以为空屏风不能挡风不敢上前,见到是透明屏风后自我解嘲说:“臣简直就像吴地的水牛,夜里见到月亮也怕得直喘气。”
近义词
喘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前线战火正酣,后援部队刚赶到,喘息未定便迅速投入激战。
  • 释义: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在短暂的喘息之间,我努力挤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 释义:暂停活动、舒缓一段时间
  • 色彩:中性成语
牛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骑驴觅驴”。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