麇骇雉伏

首页 / 麇骇雉伏
麇骇雉伏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ūn hài zhì fú

释义

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出处

《新唐书•秦宗权》:“自关中薄青齐,南缭荆郢,北亘卫滑,皆麇骇雉伏,至千里无舍烟。”

用法

麇骇雉伏作宾语、状语;用于惊慌害怕等

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犹言群集纷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麇:通“群”,成群;萃:汇集。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
  • 色彩:中性成语
伏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雄踞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揭露隐藏的坏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走过秋,迎来冬,盈盈思念悄入梦;寒意浓,霜如风,一纸问候轻相送;东西里,南北中,十面埋伏福气动;逢立冬,情相拥,冷暖变换多保重。
"麇骇雉伏"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