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降龙

首页 / 伏虎降龙
伏虎降龙

  • 色彩
    褒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fú hǔ xiáng lóng

释义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出处

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用法

伏虎降龙作宾语、定语;指人本事大

伏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极其顺服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处于低下卑微的地位。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流出的血淌了一千里。形容死伤惨重。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 色彩:中性成语
龙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文章世代相传。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大街上车水马龙,繁华的景象彰显着无比的热闹与活力。
  • 释义:车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