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取蔽寒

首页 / 衣取蔽寒
衣取蔽寒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ī qǔ bì hán

释义

取:选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出处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讲究穿着

衣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居官食禄。同“衣租食税”。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衣:穿。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进食。常用以称谀帝王勤于政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衣:穿。绣:锦绣。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亦作“衣锦夜游”、“衣锦夜行”。
  • 色彩:中性成语
寒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两国关系紧密,犹如唇齿相依,一旦一国遭难,必将唇亡齿寒
  • 释义: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唐朝贾岛和孟郊的诗歌风格,多以清切凄苦为主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