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听并观

首页 / 公听并观
公听并观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释义

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用法

公听并观联合式;作谓语;指公正听取并看待事物。

典故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今湖北一带)人。初从曹操,计退吴兵,解合肥之围,拜丹阳太守,甚得信任。魏文帝曹丕时先后任散骑常侍、东中郎将、尚书等职。齐王曹芳时迁太尉,依附司马懿,对抗曹爽,进封都乡侯。蒋济颇有远识,明帝曹睿时,中书监职权太重,遂上疏说:“大臣职权太重时就会危害国家,太亲近左右心腹就会被蒙蔽。我希望陛下多潜心思考,从多方面听取意见,全面观察问题,救过补阙,令各官各行其职,而又没有权臣。”明帝很赞同,迁之为护军将军。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listen to all sides and take stock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公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在解决经济问题时,我们要牢记公私兼顾的原则,确保平衡发展。
  • 释义: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积极参与储蓄,既利国又利己,真正实现了公私两便
  • 释义: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如果有人宣称自己是最美的,那他的缺陷就已被公之于众了。
  • 释义: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色彩:褒义成语
观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气势伟大美丽
  • 释义: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是我的莫逆之交,今天他有困难,我岂能袖手旁观
  • 释义: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气象宏大;非常可观。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自古以来,我国陶瓷种类可谓洋洋大观,各种造型种类不可胜数。
  • 释义:观:看。指同等看待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