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

首页 /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gōng chē shàng shū

释义

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干奏牍。”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典故

汉卫尉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宫殿中司马门之警卫,并负责以公车接送被征召者、应举者、上书者。故称上书言事或入京请愿为“公车上书”。此典指东方朔初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即上书言事。后以此典形容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或特指入京会试之举人上书言事。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东方朔爱好古代流传之书籍和儒家经学,广泛地阅览许多诸子百家之书。东方朔初到长安时,就到公车官署上奏章给汉武帝。

公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法官应该公平无私
  • 释义:公家事按公家规定来办;不徇私情;不讲情面。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前来办事,他都是一本正经,公事公办,从不徇私舞弊。
  • 释义: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在解决经济问题时,我们要牢记公私兼顾的原则,确保平衡发展。
书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枕籍:纵横相枕而卧。比喻沉溺于诗书之中,没有真本领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是文字所能写完的。形容要写的事情很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不会读书写文章。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