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济可

首页 / 以不济可
以不济可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ǐ fǒu jì kě

释义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用法

以不济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以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所有动物都有以心传心的能力吗?
  • 释义:汤:开水;沃:浇。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 释义: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可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件事非同小可,涉及范围广大且错综复杂,务必认真对待。
  • 释义: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是条模棱两可的意见。
  • 释义: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少一样也不行。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每个学生都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 释义: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