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首页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字数
    八字成语
  • 形式
    8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释义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矛盾的人或事物

近义词
以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以:凭借;用。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料到自己的作品总归要受到批判,所以总是以攻为守
  • 释义: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将罪犯从轻处分,再看他以后的表现。
  • 色彩:中性成语
盾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鬻:卖;誉:赞美。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别以为我的说法自相矛盾,这不过是我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结果罢了。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