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应

首页 / 心手相应
心手相应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īn shǒu xiāng yìng

释义

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出处

《梁书 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

用法

心手相应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造句

1.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要做到心手相应,必须下苦功夫。

2.坐在计算机面前,她心手相应,平均每分钟打字达一百多个。

3.心手相应,刀笔传神,为民间艺术中的精华。

4.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堪为本朝第一。

5.正所谓心胸如此,心手相应,意到笔随。

6.林君有些惊讶于烈焰风的威力了,林君当初在炼制药剂的时候发现对于火元素的运用很是心手相应

7.这些还不是关键,现在萧真正能做到‘心手相应、得心应手’,与人对手能时刻保持巅峰状态。

8.在大草之外,开辟章草一门,且一出手又是老吏断狱,心手相应,为之惊叹不已,百感丛生。

9.其书法艺术,不为时风所囿,不为赛事所动,始终咬定经典,立根传统,海纳百川,神游八极,遂行止有度,心手相应,振笔直书,渐入“天人合一”之境也。 

10.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心源造化融合为一,达物我两忘之境,方能心手相应,意到笔随,臻于化境。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mind and hand in accord

心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释义: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练习就会遇到困难。
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此发彼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 释义:《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