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替可否

首页 / 献替可否
献替可否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iàn tì kě fǒu

释义

同“献可替否”。

出处

《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用法

献替可否作谓语、定语;指提出兴革的建议。

成语翻译
英语:

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献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献:贡献之意;曝:晒太阳。比喻以物品或意见献之于人,所表达的自谦之意。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献:敬酒;酬:劝酒。主客敬酒交互错杂。形容欢聚畅饮的情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主动为别人出谋划策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 色彩:中性成语
否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赏善罚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未:不。置:设立,引申为表示。可否:同意或者反对;对与错。意思是: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