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可否

首页 / 进退可否
进退可否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ìn tuì kě fǒu

释义

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出处

《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用法

进退可否作谓语、宾语;用于治政等。

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泰坦巨人乍临奥林普斯山,会进退失据,基督教徒初对天堂,一时更可能是不知所措。
  • 释义: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人们在发展与陌生人的友谊和联系已经认识的朋友和家人之间进退维谷
  • 释义: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色彩:中性成语
否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谓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赏善罚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未:不。置:设立,引申为表示。可否:同意或者反对;对与错。意思是: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
  • 释义:唯唯: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虚与委蛇,不可置否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