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遁鸣高

首页 / 飞遁鸣高
飞遁鸣高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拼音

fēi dùn míng kāo

释义

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启》:“飞遁离俗。”

用法

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飞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抛掷土丸以逐禽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飞土逐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飞鸿印雪”。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垂:挂下。眼前像有群蝇飞动,串珠垂挂。比喻眼睛昏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 飛芻輓粟 ”。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然則王師初發之歲, 河西 供役之年,飛蒭輓粟,十室九空,數郡蕭然,五年不復。”
高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退隐避世,自以为清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马爷爷是一位劳苦功高的老模范。
  • 释义: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