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荡十决

首页 / 十荡十决
十荡十决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AC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í dàng shí jué

释义

荡:冲杀;决:冲破堤岸。形容多次冲杀,每次都能突破敌阵

出处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一个五个人的科室有三个科长,这不是十羊九牧吗?
  • 释义:载:年。指长期苦读。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十载寒窗的学习使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释义:形容历尽艰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最得意的事一顶一万。
  • 释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 色彩:中性成语
决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亦作“沉吟未決”。迟疑不决。《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猗 使 嵩 還 鄴 復命,幹 沈吟未決, 施 乃率壯士百餘人入 鄴 。”《太平广记》卷四百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苏遏》:“又自爲計曰:‘我得此寶,然修德亦可禳之。’沈吟未決。至夜,又嘆息不定。”《水浒传》第八二回:“天子聽罷,聖意沉吟未決。”
  • 释义: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不能做出决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出现;踵:脚后跟,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 色彩:中性成语
"十荡十决"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