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末

首页 / 强弩之末
强弩之末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iáng nǔ zhī mò

释义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用法

强弩之末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
  •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匈奴求和.武帝召集大臣商量.大行(官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建议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打他。韩安国说:“派军队行军千里作战,对军队不利。而且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如同群鸟飞翔般迁移,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值得把这当作扩大国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值得把这当作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真心归附汉人。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凭借养精蓄力利用汉军的疲劳而取胜(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就算是强劲的弓弩到了最后就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猛烈的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所以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参加议论的群臣多数附合韩安国,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造句

1.但巴拉迪表示,他不认为抗议活动已经成强弩之末,但担心事态会更趋暴力。

2.右翼的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再威胁我们的阵地了。

3.尽管蒙受了巨大损失,中国军民仍然坚持奋战,而战线过长强弩之末的日寇渐渐开始撤退。

4.短期国库券的利率已经接近零,那些将减息视为联准会刺激经济可用的唯一工具的人,都觉得货币政策已是强弩之末

5.不好意思,那正是我的研究项目,从任何角度来说都还不是强弩之末。很明显你现在还没发现,不过相信我,有一天你会的。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n arrow at the end of its flight

日语:

強弩(きょうど)の末(すえ)

成语谜语

一箭胜过一箭·卷帘格(打一成语) | 弓·脱帽格(打一成语)

强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非常勉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我强颜欢笑,发誓以后再也不能一天骑一百英里了。
  • 释义: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 色彩:中性成语
末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去本就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弃农经商。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 释义: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 释义: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