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裘负薪

首页 / 披裘负薪
披裘负薪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pī qiú fù xīn

释义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用法

披裘负薪作定语;指志高行洁的隐士。

典故
  • 春秋时期,吴王最小的儿子延陵季子姬札经常出使各国,见识广博,名气很大。他出使齐国时在路边发现一块金子,叫路边砍柴人去拣。没想砍柴人说我五月天还披着皮袄,背柴禾,像那种拣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感到遇到高人而非常惭愧
披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见“披露肝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衣饰华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披麻带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披枷带锁”。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林冲一路上披枷戴锁,备受折磨。
薪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把烟囱改为弯的;把柴草移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见识卓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噬指:咬手指。指母子眷念的感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 色彩:中性成语
"披裘负薪"相关的名字
up